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騎單車上班

上一篇我寫了自己終於"又"搬回家了, 一個人來一個人走, 在我上次長時間離開台北是多久以前的事呢... 算一算竟然也快四年的時間, 在台北的這段日子裡有很多值得回憶的事情, 同學們的聚餐一一都記得卻沒有完全制霸的都參加.

在台北的生活雖然沒能夜夜笙歌, 過起來也還精采好玩不無聊.


前言畢, 那篇是 2009/8/12, 一週後我被一個介紹來的工作騙回了新竹, 除了報到第一天因為要到總單位去報到而開車以外, 之後的每一天上班, 我都騎單車上下班! 雖然沒啥了不起, 但我我自己是覺得還挺不錯的.

每一週騎下來到目前為止的統計平均值是 111.4 km, 真的是意思意思啦! 小事! 每週騎了一百多公里聽起來好像很多其實除下來一天也才十幾公里, 騎單車上班的好處是不用再花油錢以及不會製造太多空污(放屁不算), 唯一的壞處就是因此我假日就不再騎單車出門了.

目前, 工作環境的關係, 我每天早早到辦公室就可以把自己用冷氣放涼之後再做事, 三不管地帶的工作真的還蠻愜意的, 下班也提早走所以五點多便可以坐在家裡吹電風打電動... 寫著寫著變成炫耀文了嗎? 其實我是要來分享的!

因為這個工作, 未來我若有機會再找工作一定要找可以騎車去上班的! 騎車上班真的讓我很自我感覺良好, 目前單程二十分鐘左右, 隨季風影響而有所不同, 每天都能固定的運動到對身體應該很不錯, 提高基礎代謝之後我發現幾年前不能喝的奶茶&茶也開始可以喝一點了, 下次會挑戰咖啡.

若在家附近找不到這樣的工作就到外地找, 有工作之後找住的地方也一定要在三十分鐘左右自行車程的地方; 節能減碳 愛地球, 跟目前的工作正好有那麼一點相關, 身體力行, 誰都做得到.

而, 也因為這個工作, 很容易對很多原本不需要的東西產生需求:

1. 太陽眼鏡: 先是看上一副三仟的自動變色專業極光版(DM上這麼寫著), 後來想想還是下不了手所以先買個便宜的頂著先! 不過, 都還沒買.
2. 袖套: 在台北時就買了, 一副兩張... 國父. 蠻好用的.
3. 遮陽帽: 我要那種可以蓋耳朵的, 很重要!! 戴一般安全帽與鴨舌帽都會曬出兩片黑耳朵還有一根黑... 脖子. 也還沒買.
4. 貨架or籃子: 已經有上管小馬鞍袋, 但還是有東西要背在背包裡, 有這個就可以當買菜車在騎了. 都這麼寫了, 當然沒買.

或許還有一個

5. 耳機: 可以很貴用一仟多, 也可以很便宜的用目前在用的 150, 是想說有線動來動去很礙眼.

我想這是唯一的第二個壞處, Bike!Bike!Bike! 變成 敗!敗!敗!

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搬回家了

有沒有想過, 你從小到大搬回家幾次? 或是搬出去幾次?

二專在本地唸所以沒搬, 當兵搬一次(雖然週週回家, 但我覺得"在別地方"過夜一天以上算是搬出去), 重考一次, 二技一次, 工作兩次, 出社會後這次是第三次搬回家.

搬久了真覺得煩, 聽說有些人因為不想再這麼搬家了所以就買了房子.

真正的次數應該不只我列出來那樣, 上次請鬼大跟拉大幫忙從公司宿舍搬到木柵, 這次自己, 一個人, 獨自, 把所有在那裡屬於我的東西用一台小 March 載回家, 超累但還蠻有成就感的, 只是回來卸貨時真的是一陣煩, 煩到我想上來寫這篇.

小小一台 Verita 裡放了:

我 * 1,
畢業後(或沒工作時)從我的煩惱回復成我的電腦的我的電腦 * 1,
夏、冬季的衣服 * 3 大包(2個大垃圾袋, 不是超大的那種, 1個差不多容量的手提包),
羊毛被 * 1,
涼被、草席 * 1,
小徑單車 * 1(超屌的吧... 放車子裡不是掛後面),
光碟櫃 * 1(大概就是那種賣場買的放衣服的拿來放光碟放到滿),
布丁桶 * 5 up,
放雜物的鞋盒 * 4.

其實這樣子看不出來是不是很多, 總之我又重溫了坐在貨車後車廂的感覺, 真是奇妙非常.

除了騎單車以外, 好久沒這樣子流汗了, 四個月前搬一次有人幫忙, 或許四個月後又要再來一次吧!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從 木柵 到 華梵大學

聽說華梵大學海拔 6xx 公尺, 騎起來真的沒有網路上傳說的"一路緩坡"的感覺, 真的沒有!!

當然若是 石碇三叉口(雙便利商店)

前後兩段路算進去的話是緩坡沒錯, 但是! 從 106乙 開始沒多久到達 石碇老街 後, 就開始變陡了, 當然最陡的還是過了以下這個隧道之後吧!


騎上了這段路之後(還蠻長的), 可以看到下圖所示


這裡左轉後的一段路就真的是最後一段了! 稍微撐一下就能到達目的地, 但什麼緩坡的真是鳥話, 我比較虛啦!

華梵大學的看板出現在眼前.

校門口


本來想說可以直接騎進去學校的便利商店買個飲料之類的, 沒想到馬上被講完電話的警衛(一開始我以為他舉手是跟我打招呼)告知: 校園內禁騎單車.

我本來是想用牽的, 所以問他: 便利商店有多遠(我有看到我家的看板)?

警衛: 暑假沒有開.

所以我連牽車的動作都省了下來, 下滑一小段到 華梵大學 看板處拍照.

華梵看板與我的車.

自己也要入鏡一下, 今天只帶手機所以將就一下.

大概四年前跟當時的補習班同事來過這裡, 那時候坐車過來就覺得又遠又陡的, 這次騎單車來, 記得好像在去年或前年時也有發過豪語說有一天要騎單車上來(最近都在還債), 今天真的成行了.

但可惜沒有多餘的時間可以進校園逛逛, 本來還想去逛 阿育王廣場 的, 雖然我也不知道那裡有什麼好逛的. 這事也應該只做這麼一次, 下次不會騎單車來了.

DST: 40.74 km
RT: 2:12:16
AS: 18.4 km/h
MS 53.4 km/h

換了新車還有新無線碼錶, 所以多出了幾項數值.

DST: 距離
RT: 本次所花費時間
AS: 平均時速
MS: 最大時速

新車沒有開箱文, 但介紹的文章晚點會補上, 照片還在拍.

2009年7月20日 星期一

最近看過的電影們

如前一篇所述, 補一下這個月看了哪些片.

7/1
0. Transformers : Revenge of the Fallen-變形金剛:復仇之戰
好看, 記得: 忽略劇情.
為什麼是 0. 呢!!?? 因為剛好 7/1 而已啦.

7/3 ~ 7/8

1. Transformers : The Movie-變形金剛
好看. 判官在橋下停車場追男主角時跳起來變形真的超帥, 還有高速公路划輪一手敲開檔在前面的汽車也很威(那隻是誰?).

2. IronMan-鋼鐵人
好看.
為什麼原來覺得不怎麼樣的小辣椒穿露背會看起來這麼正?
聽說明年五月第二集合上映, 挺期待的.

3. Taken-即刻救援
好看, 一定要看 一遍!! 第二遍可能會因為劇情都能背出來而且又為劇情的太順利覺得差一點吧.
Liam Neeson 真的太帥了啦!!!! 所以我決定了要看他演過的其它作品(不是所有).

4. The Bourne Supremacy-神鬼認證:神鬼疑雲
好看, 為什麼沒有從第一集開始看呢? 因為想試著不看首部直接看續集, 雖然我還是很懷念第一集中 Bourne 在公園裡同時打暈兩個倒霉的警察並奪槍上鏜那流利的動作.

5. The Bourne Ultimatum-神鬼認證:最後通牒
好看. 可以獨立看也可以跟前部一起看成一個系列.

6. 17 Again-回到十七歲
普通, 人影晃動版. 那是我們回不去的 17 歲, 雖然我的 17 歲沒有 24 歲精采.
超喜歡 Matthew Perry, 看到他就覺得應該配 Monica.

7. The Rock-絕地任務
好看. 隔了好幾年再次重看第 N 次, 雖然發現劇情實在有點爛.
Sean Connery 真是越老越有味道, 這幾年應該老的太徹底所沒作品可看了吧?
Nicolas Cage 這幾年也真的沒啥好作品.

8. Bad Boys 2-絕地戰警2
好看, 也是劇情有點爛.
Michael Bay 導的好像都會這樣, 大場面很棒, 劇情細節很老套(有時是糟). 高速公路上砸車是他的最愛(也是我的最愛 XD).

9. Hot Fuzz-終棘警探(或 哈拉警探)
好看, 意外的好看. 英國片的樣子??
反正全部都是英式發音, 而且這片讓我變成 Simon Pegg 的粉絲, 真的太好笑了, 裡頭的幽默我都懂耶.

10. How to Lose Friends & Alienate People-如何眾叛親離
普通. 這片有 Megen Fox 所以還能看得下去, 但她只是配角所以沒啥畫面劇情.
因為上一部所以找到了 Simon 的本作品, 不過不那麼好笑了, Hot Fuzz 真是他的經典作品了.

11. Die Hard 4-終極警探4.0
好看, 劇情很扯就是了.
Bruce Willis 暌違 12 年再扮打不死的 John McClane, 他有在劇中說他也是千百個不願意啊!! XD

12. The Lord of the Rings :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好看, 片名真長. 片長也很長, 所以其實我看到有點想睡, 請原諒我是沒看過原著的人.

13. The Lord of the Rings : The Two Towers-魔戒二部曲:雙城奇謀
好看, 雙城是哪雙城?

14. The Butterfly Effect-蝴蝶效應
好看. 這次看的是導演加長版.
結局讓我覺得有點莫名奇妙, 跟多年前在大學宿舍裡不一樣的結局, 有興趣的人自己找來看.

15. The Holiday-戀愛沒有假期
好看. 雖然節奏不太順, Kate Winslet 跟 Jack Black 的部份應該多加強才對.
我還真的蠻喜歡 JB 這個演員, 但不是每部他的作品都好看.

16. The Lord of the Rings : The Return of the King-魔戒三部曲:王者再臨
好看.
因為連著兩天看魔戒前兩部覺得實在太累了, 所以穿插了兩部小品才能把這系列看完.
經過這麼多年終於知道結局了(雖然大家都知道), 而且, 電影表現沒有我想像中好, 大概是每集都太長了, 這其實可以拍成三集以上的數量.
我看的是導演加長版, 好累喔.

17. Batman Begins-蝙蝠俠:開戰時刻
好看. 卻沒有我想像中好看, 因為在看之前聽過太多好評了. Liam Neeson有演喔!
新版 Batman 由 Christian Bale 扮演, 本集開始新系列的杯麵作品, 跟以前的幾部沒相關. 我還是很不習慣他的發音.

18. 忘了... = =||| 記得是有看某部片.
普通. 因為忘了所以給個普通的評價.


7/16 ~ 7/18

19. The Reader-為愛朗讀
好看, 不過要看原著才會更明白吧!
這部片 Kate Winslet 露太多了, 肉也太多, 她真的年紀大了耶. 有讓我看到眼眶含淚的片段.

20. WatchMen-守護者
好看.
心得我實在不知道怎麼寫才好.

21. 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
普通.
小說我好像只看完第二集, 電影在看過第一集而大失所望之後便沒看了, 隔了這麼多年小孩子都長大了.
妙麗好正, 我只有這個感想.


0. 跟 21. 是首輪也剛好都在信義威秀.
19. 跟 20. 是跟 Lucky 去湳山二輪看的.
其它則都是在我的電腦前消化.

很多都是看過的, 因為那陣子只想看無腦動作片所以再度翻出來一一回味, 真的都是爽片, 別在意劇情的話.

沒有圖片, 但這篇我整理了二個小時 = =|||

Apocalypto.2006-阿波卡獵逃

片名破題法. 整部片就是在講這個沒有別的.

最近當然不只看這部電影, 提不起勁上來寫心得, 可是在看完阿波卡獵逃(唸起來實在好像阿波卡哩ㄟ逃(你的頭台語))後, 突然覺得有空有閒寫點什麼.

對這部梅大叔的作品本來有著很高的期待, 畢竟他執導後的作品都是賣座又好評的, 看完後在規模上有個比較: 從大到小. BraveHeart => 最後的激情 => 阿波卡, 我覺得規模變小了.

再來, 開頭就說文明是由內部腐化開始衰敗, 卻把影片的重點放在大逃殺上面. 瑪雅文明完全的變成背景... 這這實在讓人太失望了. 動作方面當然因為運鏡節奏而緊湊, 但沒有好看到哪裡去.

總評: 中等.

PS. 以往的評價有出現幾顆星幾分什麼的, 現在我想回歸到只有, 推薦, 不推薦, 不知道該不該推薦(中等). 拿到中等的請自行判斷該不該看, 而推薦的也是... 自己看了最準 XD.

PS2. 海報那個人不是主角耶.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從 木柵 到 九份

比前一次少一份喔! 這次衝到九份去了...

說了很久(大概一年有了)的九份行總算在莫名奇妙的情況下成行, 雖然也已經是一個月前的事了, 出發日 2009-06-24, 隔天 25 日才回到木柵.

照片都放在無名的相本裡了, 因為以前寫遊記的方式是一張相片一句話, 寫下來要好幾個小時, 現在不怎麼勤憤所以就免了吧!

從木柵走木柵路往深坑到石碇三叉口小七接上106縣道開始, 一路馬不停蹄的上坡, 然後下坡過菁硐到平溪涼亭才休息, 嗑了一個御飯團, 沒多久又再出發往十分方向而去, 到達上次沒能看到瀑布的十分大瀑布路口, 一直以為之後的路應該就是下坡衝到瑞芳了吧!

沒想到! 106縣道70公里到74公里處是全程最累的一段, 一路陡抖抖的攻上了這4公里上不停的坡後, 遇到了在十分時走錯路的兩位車友, 他們在五分山入口處等著同伴, 打了聲招呼便開始真的一路下坡了!

這下坡很爽快也下了十幾分, 瑞芳工業區出現在眼前, 心中想的是: 我真的騎單車到這裡了(在後來的瑞芳高工時也有同樣想法).

順路繞到瑞芳車站休息, 買了龍鳳腿與不好吃的蚵仔煎就在車站前學流浪漢用完餐, 車站附近找不到裝水的地方, 心想反正再騎也沒多遠, 今天這段路就要結束了, 買一瓶運動飲料就上路了!

走102上九份, 過坪坩陸橋後出現了叉路, 一邊往候硐, 一邊往九份, 天氣很熱所以不去深山探幽了, 往九份的方向騎呀騎的, 一邊假裝拍照順便休息的到達九號停車場, 在公車站牌那裡等白衫車友, 聊了一下後看到有人從後頭追來了, 剛好我休息夠了所以便攻擊了出去, 馬上看不到對方(癈話).

一樣, 一邊假裝拍照順便休息到達大竿林, 調慢速度跟後頭追來的不認識的登山車車友聊天, 原來他是從瑞濱公路過來的, 今天的總爬升量已到達一千公尺, 一個大概四五十歲的車友, 真是勇腳一枚, 一路上都以比我重的踩踏喘著氣跟我聊天, 後來想說快到了我說了聲: 那我先走囉! 就自以為可以先走的先走了, 騎沒幾下回頭看, 竟然變成我在擋風了, 再加速再回頭看, 耶~? 有問號的耶, 沒錯, 他還在後面, 甩不掉 Orz.

結果幾乎同時到達舊道口, 他才停下來沒多久便說要下去找朋友溜走了, 果然是勇腳級的大叔.

十幾分鐘後同行的白衫車友牽著車很悠閒的出現在轉角處, 然後漫步經過我面前... 六月底的九份平常日, 人也是很多滴, 我本以為可以抓麻雀, 結果今天大概是千人空巷的等級吧!

牽車扛車總算到達老民宿, 這時心中又響起了: 我真的騎車到九份了耶!(這次沒有問號了). 看一下里程, 才六十幾公里.

本來是還想攻到金瓜石的, 但看白衫的臉色比白衫還白所以作罷, 延到隔天也是可以的.



這這.... 我終於辦到了, 或許對很多人來說是不怎麼難的行程, 但我這個弱腳可以騎上來(而且還覺得九份不難, 比起 70~74 的 106 算小咖), 大家都可以當後院來走吧!

然後, 吃吃喝喝, 阿雲的兒子真的不會煮魚羹麵, 小小一碗沒啥料又貴得要死, 沒有下次了! 九份國小下面的麵線羹一直是我的最愛, 但它營業時間的板子收起來了, 從玻璃窗可以看到炊具還在, 但沒那個看板總覺得會不會是收店了啊? 隔天再來想買早餐也沒開, 不會吧...

把九份走了一大圈之後才回老民宿休息, 今天真的很累很曬.

晚上因為認床所以沒睡好, 迷迷糊糊到了九點才起床, 到舊道口小七買了早餐回民宿用完餐便出發了, 原先想去的金瓜石也就因為體力不太支所以取消, 一路下坡到瑞芳, 問路問到基隆接新台五回到木柵後, 我臉上出現忠貞的印痕.

回程真的沒啥好記的, 只是一直在趕路, 大太陽低下真不好受, 體力更容易流失, 只吃早餐便從九份衝回木柵還挺累人的, 值得慶幸的是, 回到木柵買完中餐回來馬上下起了大雨, 真是運氣超好的!

這次的兩天一夜九份遊, 感謝車友白衫的陪同, 也感謝我的提款機號(Giant 09 TCR Alliance TM, 簡稱 ATM), 以及我自己把我帶到這個地方, 雖然九份的鬧街還是一樣熱鬧, 但那跟我住的民宿實在是不同世界, 夜裡的九份真的很安靜(或稱陰森), 也很能讓人感到平靜, 小時候的記憶都會在街道的轉角, 或是某個石階上出現, 我已看過九份最美的時候, 現在的九份(好像好久以前就這樣)只有全台灣都一樣的老街氣味(什麼味? 我想大概是錢的味道吧), 不老不新的二不像(連舊道口的早餐店都變成停車場了).

不知道會不會有下一次呢?

2009年6月20日 星期六

木柵 福德坑復育公園

全名或許該是叫做 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

照片都在無名相本裡.

一轉進指標後是緩上坡, 來到一處資源回收站之後有一較陡坡但很短, 過了之後就是緩坡到公園.
公園佔地很大, 公園內環園道路都是石磚路, 也是緩上坡, 終點會接第三十區公墓.

不進公園再往上走是緩坡, 一路氣氛很特別, 去了就知道.

先前聽網路上的人說那裡的風景很好, 一開始我直接過公園不入往上騎去真覺得是被騙了, 都是夜總會為什麼會風景好, 難道是反話???

爬到最上頭(第一區)時才知道真的很不錯, 但今天台北的空氣不好所以視野不太遠.

其實這地方真的很不錯(公園), 很僻靜的一個大公園, 還能看到不少人在玩搖控飛機, 當然也有人抱在一起或坐在看不見裡頭的車上聊天(!?).

整體而言, 這個點不難, 有空的人可以去看看, 但有兩點要提醒的是:
1. 回收站在門面沒多遠處, 所以一進來的味道不太好.
2. 後半段因為夜總會的關係會有股特殊的氣味.

Dst 17.10 km
Mx 51.7 km/h

2009年6月18日 星期四

從 木柵 到 十分

如果跟追分站擺在一起的話, 在這裡就能追到十分喔! 真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

一如以往的起床, 盥洗, 用餐, 然後跨上我的鐵馬, 今天的目的地是平溪.

批踢踢單車板最近很流行反詐騙, 詐騙的由來我只知道成因是有人原先約好騎單車去 A 地, 結果順路的去了 B 地, 然後不小心又加碼到 C 地去, 這 A B C 地有可能在同一方向, 也有可能會有其中一地在全然不同的地方.

總之, 我今天詐自己騙了...

原先打算騎到平溪測試新買入的手套(Adidas)與打滿氣的輪胎(MAXXIS), 前者一開始超級不習慣所以半途不到就拿掉放到包包裡了, 後者則是... 好像沒打滿也沒差... 我以為可以時速一口氣增加個 3~5, 看來我想太多了.

經過菁硐來到平溪後, 果然出現了: 總覺得也還 OK 嘛, 那不然順道一下, 去瑞芳看看好了 的想法.

這段"順道"去瑞芳的路途我只覺得反正也很近很順路. 後來在十分大瀑布路口時看一下手錶 11:00, 預計午後會下雨, 還是算了改次唄.

一早的天氣十分良好, 可以說是萬里一點雲, 但進入山區之後總覺得烏雲多了點, 到達平溪時也還是好天氣, 但再往內走到十分時太陽消失了, 等我走進早已關閉的十分大瀑布遊樂區再出來時天氣已能預見下雨的可能.

剛進入遊客徒步區時遇到了一個小家庭, 把拔看我牽著車走著, 問我打哪兒來, 我說: 木柵! 結果一家子馬上轟~的一聲覺得不可思議, 還有人提到我的車子看起來應該很輕, 我想說的是: 沒有啦, 我體力好, 跟車子沒關係. 但我沒有說.

吊橋口有一個賣叭噗的在地人, 問了他明白一下該怎麼走(其實走進去就是了), 我來到了遊樂區門口, 結果早在去年就關閉了(我現在才知道, 而且印象中我從來沒有到這裡來親眼見過它的壯觀), 再回去問一下他說往更裡面走一點然後"蹲"下來看.

不疑有它我再進去一次, 真的在深入一點的地方蹲著看到了瀑布原貌, 這一切都在相簿裡.

回程很不幸的, 我去菁硐(不是這裡不幸)用餐, 然後在石碇邊界買了我肖想很久的 桂花香腸, 結果沒有想像中值得, 不不, 結果這時小雨下了, 邊騎邊吃(叔叔有練過小朋友不要學)完了以後, 雨開始變大, 變大了也還好, 再騎個幾公尺, TMD 竟然有人倒水下來, 找了個小吃店旁讓人休息的亭子躲了半小時雨, 才在雨勢稍歇時衝回木柵, 第一次這樣子全身濕, 擦車很辛苦.

騎山路真的很舒服, 希望你我有空能一同到平溪單車一遊, 辛苦是一定的, 但代價卻是難以計算的美好景緻與無法衡量的快樂心情.

Dst 67.17 km
Mx 59.4 km/h
Odo 234.4 km

新 單車 日記

這車得來不易(雖然是花錢就有啦), 所以最近我很用力的騎它, 天天騎天天騎.

2009-06-12 從 萬芳 到 小格頭
2009-06-15 從 萬芳 到 烏來
2009-06-16 從 萬芳 到 景美單車道
2009-06-17 從 萬芳 到 大稻埕

我不小心申請了 無名網誌, 也就順便用了... 它的相本.

很懶得再寫一遍又再上傳一次照片, 所以暫時先這樣子分開來放吧! 我覺得 Blogspot 的照片上傳不太好用, 它自動建立在相簿的類別總有一天會爆的.

車子的輪胎真的要打滿氣, 我一直以沒啥氣的情況在進行著這幾次攻略, 說實在真的有重拖的感覺.

交待一下今天遇到的情況.

在 木柵河濱單車道 往 景美 方向的後半段有一段路設置了紅色反光的貓眼, 因為太凸起而且數量很多所以我因為趕路騎的很快就不小心碰上了, 還好我因為摔過車有經驗, 控車技術一流(真沒說服力)所以沒出事, 那種突然的大跳動真的很危險, 設置在這裡是想把單車與行人分開, 但我只覺得沒必要.

快到大稻埕之前的一大段路都沒有遮蔭, 又累又曬真的消磨人的鬥志, 而且我一直擔心著曬傷的問題, 雖然有塗防曬 SPF 35+, 不過我並沒有在會曬到的地方都塗, 再者這也是很傷本的事情, 難怪太多人出門騎車都像要去搶劫的打扮, 有一天我也會那樣搞吧!

本來是要去 淡水 的, 但天氣這樣還是早點回家休息沖沖涼比較理想點!
天氣放晴了是好事, 多騎多健康!!

我還欠 淡水 桂山發電廠 五分山雷達站 瑞芳與九份 坪林到宜蘭 各一次.

這車目前為止的里程 Odo 167.3 km.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就 換新車吧 TCR Alliance TM

網誌再起, 再起不只一次了...

接續前篇的,
買了新車在這裡讓大家聞香一下.

Giant '09 TCR Alliance TM Highroad 車隊紀念版.
白黑配色 價格請洽各經銷商.

等級的話我覺得比起前車 Giant '05 TCR AERO 2(下稱小2)是高一級的, 至於高在哪裡請向下翻閱.

1. 變速器.
2. 車架.
3. 爽度.

好, 就這樣!







沒沒沒, 還有還有

1. 變速器由 Tiagra => 105.
2. 車架由 6061 全鋁 => 複合式車架(鋁+Carbon).
3. 爽度... 由 30 變 70 吧! 總分未定.

在我賣掉了 小2 後經過了兩個禮拜(其實是一天)才因為受不了沒車的日子又再加上些有的沒的(想知道的MSN我吧!)所以很阿剎力沒剎車的買了這台車(下稱小A(lliance)).

其實在買這台車之前我注意到也談過了不少 case, 其中一台是 Giant '07 TCR, 一台是 Giant '06 TCR Composite 3. 但是又何奈一台在高雄一台在台南都不在台北所以我懶了.

會不會覺得奇怪怎麼都是 Giant 都是 TCR.
愛用國貨嘛! 雖然我心目中最想買的車是 LOOK. 也很喜歡 Colnago 和 Bianchi 但但... 愛用國貨嘛!!

TCR 則是巨大主打的公路競技車, OCR 則是休閒公路車(現已更名為 Defy), 有興趣的人自己到捷安特網站做做功課.

總之我從第一台公路車 Giant '05 TCR 3(以下稱小3不是三小)開始就愛上了公路車的輕快還有劃過我耳朵的風切聲, 我想以後我再不會以公路車以外的車種當成我的最愛車種了, 雖說小徑車很可愛登山車很威小摺很方便...

而且,

我閉上眼彷彿回到大學時遇到車神欽的那時候, 看他騎著萬把塊的公路車, 後來又換成了他所謂他哥升級後退下來(誰知道是真是假, 車迷換車總有理由), 奇怪的是我忘了什麼牌什麼型號只記得是紅色的三萬多公路車.

那時候我跟我那一狗票不長進的同戶同學們不懂公路車竟然可以貴成一個我們想像不到的破萬數字, 而且他還覺得不太貴.

那時候我跟我那一狗票不長進的同戶同學們在客廳裡聊著天可以看到他五點多出門然後八點多回來還放一張嘉義小七的發票在桌上.

怎麼我也變成跟他一樣(體力很不一樣)的車迷.

小時候聽過有萬元公路車可以用一根手指舉起, 長大後才知道言過其實, 但相差不遠的有人用兩根手指撐住一台六公斤的車子, 後來才知道這六公斤的東西不只萬元的價值.

(陷入回憶ing) ...不寫了.

以下不知道什麼叫 105 的我的朋友們可以往下看, 知道的人可以跳著看.

105 是島野 Shimano 的公路車變速系統, 共五級, 105 是專業入門級, 也是第三級, 所以某數字網站就傳出了 105 才是入門等級(我看他們是眼睛有問題, 應該看前面不是看後面), 要知道 105 的價格可不那麼入門, 對我這種沒收入的人來說 SORA(第五級, 數字大越低) 都嫌貴.

105 聽起來很妙,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叫 105, 麻煩請知道的人教一下小弟在下本人我, 謝謝.

一台公路自行車由:
A. 車架
B. 輪圈
C. 傳動變速系統及其它
構成.

車架看似簡單, 各有巧妙不同.
車架我不懂, 但聽說G牌車有名在車架, TCR 則是競速用所以偏硬的感受, Alliance 系列因為複合車架, Carbon 的能吸力並較無耗損的反應所以使得車子在騎乘時帶一點 Q 度, 但我的程度感受不到 Q 在哪裡.

外觀上, 圖裝我有自己的看法, 我覺得我選的這台還不錯看, 配色也很中規中矩. 範例圖是黑色款, 我的是黑白互搭.

輪圈不懂, 只知道輪圈的好壞對車子影響很大.

變速系統由 前/中/後變組成
前變即剎變把(變把即... 變速手把, 變速手把把以前的剎車和變速撥把合在一起所以現在叫剎變把)
中變則是變動大盤(大齒盤, 可能單盤2盤3盤).
後變則控制飛輪(後齒輪)的變動.

變速系統中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前變, 所有精密的地方就在它身上, 前變的價格大概是 中後變加起來*2, 昂貴程度可見一斑.

曾經 105 是離我很遠又很近的.
因為 小3 小2 都是 Tiagra 等級, 上一級就是 105 了, 卻始終因為口袋不夠深而沒入手(這次是個很大的意外).

一台車看起來沒什麼但到處是學問, 所以我也不再詳述, 總之我換了一部自己滿意的新車了, 我也從以前的不專業變成用了專業還是不專業的不專業.

而且在取車回程時又有像剛騎上公路車時那樣的全新感受.

我總對公路車的彎把變把可以變速還有如何變速感到新奇, 就是很好玩的意思.
一直到遇見上坡才結束這一陣爽快. 變把, 老實說, Tiagra 與 105 差別不大, 只是左手退檔時 105 也有半檔而 Tiagra 則沒有, 其它的手感與變速順暢程度在我來感覺是沒差的.

從 18 速變 20 速, 也是因為習慣了的關係, 舊車的 Tiagra 2*9 我習慣多了, 每個檔位都能搭配的順暢, 105 2*10 則應該是還沒習慣, 總是抓不準中變與後變搭配的時機.

整車給我的感受真的就像網路上有人說的軟Q, 雖然在我低頭看輪胎時知道了它也很軟沒錯, 但真的, 前叉跟後上叉的 Carbon 效果很明顯的吸去了多餘的震動(留下來的就是該有的震動), 加速性則比我想像中要來的好, 我以為會有點重拖但沒有.
不知道全 Carbon 車騎起來會是什麼樣的感覺.

回住處後我還是再調整了一下剎車與變速.

裝上了登山車用的咬腳踏板 Wellgo MX1, 看起來不太搭, 有機會再換成 WR1.

我好開心吶, 這次能開心多久呢?

2009年6月13日 星期六

我和我的車車們

疊字裝可愛??
我的小侄子是可愛的年紀, 很多名詞都要疊字.

前陣子把公路車賣掉後我一整個很閒, 想說可以寫一篇回憶自己所有愛車的文章, 如下所述, 沒有閱讀測驗請大家隨便看, 是我所有碰過的車, 不多 啦! 7 台而已(不含這次的新車).

  1. MERIDA '07 MTA-510A
  2. Giant '06 FD-806
  3. Giant '07 XTC SE Disk
  4. Giant '05 TCR3
  5. Ventura Equip
  6. Conceptive Hawk
  7. Giant '05 TCR AERO2

MERIDA '07 MTA-510A
網路上登高一呼沒有百應, 但真的有一位頗具份量的正妹(如果本人看到請別介意, 妳真的是個正咩, 我覺得再減10kg up, 回頭率一定增加... 10倍以上, 到時候請寄張照片給我氣氣我一下)所提供的17"美利達當年超紅的超值的超多人有的510, 而且我的還是有A的版本, 但我不知道有A沒A除了年份以外差在哪, 那時我也只是個很傻很天真以為單車不過只是有兩個輪子踏板踩了會跑的東西(當然現在也還是這樣沒錯).

這510A真的很不錯, 本身已帶有好用卻用不到的27速(沒off-road嘛;off-road意指非公路; 公路意指...)、可鎖死前叉(不是鎖死輪子, 是鎖死前叉讓它跟沒避震一樣)、漂亮的魚鱗焊(這真的是優點, 便宜的車子都焊的很醜)、順暢的 Shimano Deore 變速系統(我記得變把、後變是, 中變是MERIDA的), 前車主還加了牛角、改了德國馬牌好用 City Contract 輪胎以及一大堆配備(感謝 m(_ _)m).

好車一部, 但前叉鎖死我只有"試用"過, 平常都沒在用, 有避震練腳力. 符合我當時 8K 左右車的要求, 可惜重了點, 但若未來有機會我想再買一台是值得的, 不過呢... 最近 MERIDA 又出了冠五(冠軍五號)也是頗好看又超值, MERIDA 真的是入門者的好朋友.


Giant '06 FD-806
嚴格說起, 這台車不是我的ㄟ, 是我老木用聯合報1年加我後來覺得不值的5K加購的, 也忘了幾年前了所以不打年份, 當時老盃買了台聽說前車主改裝花了40還50幾K 的 MERIDA Dominator DH車(想買的可以跟我談), 老木為了陪他騎車所以也買了這車(有空的話我會補上 DH車的).

因為那時我已經有車種各司其職的想法(其實是看老木也沒啥在騎), 所以要了來到台北.

它是小折! 原廠配上 40(或42或44)齒的大盤, 後來被我牽去板橋捷安特換成了52T 大盤, 然後我就騎回家(戰駒!!), 然後我就讓小妹帶走了它, 它現在應該安靜的在台中吧(我覺得小妹沒這麼愛騎車). 才 6 速的 SIS 變速(好像是 Shimano 的?) 讓我那天在逆風的情況下吃盡苦頭. 那陣子偶爾也騎著它去買早餐, 晚餐, 板橋市區晃晃.


Giant '07 XTC SE Disc
應該是 07 年版的吧! 但它的等級不是 SE 喔! 是SE2 所以加上 Disc 以資識別.

這台也是很棒的一台車, 雖然只有跟 510 一樣的 Deore(好像有點不滿?), 算有半套的變速系統(捷安特偷料偷很兇所以被叫做 賊安特), 27速. 可是! 車架是 XTC 的耶, 一台要價 30幾K 的 XTC 喔~ 改車選這種系列中最低價的車最好了.

特點是它是 Disc 碟剎的喔! 碟剎的內~ 而且, 前叉是可鎖定(這已變成我買登山車的必要條件但我還是沒在用, 真不知道這樣要求又是為何), 它還可以不用停車, 線控鎖死前叉(行車中), 真的是太屌了.

前車主改了細胎, 它的輪框本身就是細框, 很難想像這樣子可以撐得住原廠的粗胎. 改了細胎之後雖然被人說有娘味, 但速度上真的是... 在上坡可以(用三盤的優勢)海放公路車(如果你體力夠好的話)(前車主說的, 跟我無關喔!!).

跟別人我都說這台車 20幾K 很便宜, 但我已想不起為何當初買 8K 車的要求在買這台車時跑哪去了...

當初為何會買這台? 這台的圖塗(雖然說沒什麼塗圖可言)是我最愛的圖裝耶! 消光黑(就是有人會聽成 蕭邦黑), 超殺的! 比遙遙還要殺的多, 對我那出走的小朋友來說.

那又為何要把它賣掉呢? 因為... 車架實在太大了點(M 號), 我以為我的腿夠長應該可以騎這台, 沒想到是身體加上手臂的距離不夠(我這麼天真的以為), 所以只好忍痛(但有爽到)的把它賣了, 永別了我的小黑(淚).


Giant '05 TCR3
你們知道嗎! 這車跟了我最久, 是我最捨不得換掉的車子, 我卻意外輕易的把它割捨了去, 因為它跟前台車一樣車架不適合我的 Size(好傷身為男人的一句話).

它陪了我去過不少地方, 有著捷安特廣受稱道的 TCR 好車架(要註解一下我還不知道好在哪裡), 還有在公路系統裡我覺得夠用的 2*9 Tiagra(應該是 05 年版的) 18 段變速. 車重是我用過最輕的量級, "才" 9.xx kg(當然對很多很多很多人來說這算重), 我對它超滿意的(唯一一點是變速系統的狀況已略顯老舊).

後來我換了 105 的 20 速車子到目前為止還是覺得 Tiagra 的 18 速夠用了, 而且它的 11-25 飛輪我用的很順, 任何一檔變速我都能操控的很好(以我的程度來來說是有人車合一的感動, 無奈肌耐力太差). 把它換掉真的是我有後悔到的一件事, 若可以重來我應該就把它留著了(改個輪組就很夠我用了).

因為這台 TCR, 從此以後, 公路車架我只用 TCR!
(不過我最愛還是 LOOK 的車架, 這個要有想到才會寫)


Ventura Equip
這車是批踢踢上某 o 大車友當初團購的車子, 因為他那篇文章寫的太好(不是抱怨)太超值(這是真的!), 所以我那時因為有一點點閒錢(現在沒有了), 就跟團也買了一台. 當時規模之大讓我嚇了一跳, 很感謝他的開團, 這台車真的超值!(我們必須把所謂 c/p 值好好定義一下而不能單純看它後來出現的各種問題).

聽說是國外進口的車子, 來自英國的公路車, 24段(!?)變速, 台灣廠商 MicroShift 微轉 變速器, 雙層輪圈(耐用但爛襯帶導至輪胎不耐用).

這車只跟了我一週的時間, 我只把它從大坪林騎回家(小於 5 km)就上網 PO 文賣掉了. 真的不習慣微轉的變把(當初的想法).


Conceptive Hawk
這台車, 我衝動了.

今年我突然很想騎小徑車(非小摺), 而且是小白馬, 所以我在網路上找了一陣子後它突然就出現在家中了.

它也是只陪了我一週, 我真的不習慣微轉變速器的手感, 它雖然有著很酷炫的四連桿前避震, 但我虛弱的腿力每踩一下便好像聽到: 換掉, 換掉, 換掉..., 它的下場是被我換成下面那台.

(後來我對小徑車的看法從 Progressive 20R 到 Takumi 803, 最後在網路上某網友放毒之下改成了 Performer Eclipse, 總有一天我會買!)


Giant '05 TCR AERO 2
尺寸是 S 號. 騎過這台車之後我明白了 TCR 我就是適合 S 號, 雖然一開始騎它時還覺得習慣 M 號的那台 TCR3.

它的等級其實跟小3沒差別, 年份相同, 變速器也相同, 所以我很習慣它的變檔, 還把它調成一樣沒有半檔的功能; 這車架也十分有型的三鐵車架(刀版下管與立管), 好坐的坐墊讓我換車之後還想著要不要再買一個相同的來不用習慣; 這車的輪組就像蕭邦黑一樣, 因為幅條(鋼絲)數較少編法較不一樣而顯得很威.

白色的纏帶(把手帶)傷當容易髒, 但我愛白.

為啥把它賣掉? 這車的 Size 雖然很合我, 但頭管太低了, 前叉的上管被裁過後墊了三個墊圈並不適合我的高度, 我無法用下把位, 連上把位都有點趴, 所以在某天早晨突然響起的電話後當天下午便把它的未來交給一個我感覺對現代公路車不太熟卻說自己以前是車隊的車友(難道是小賤賤的鄰居!?)


我知道我很久沒寫 B-Log 了, 但其實也沒啥人在看所以先前的疑慮(想知道嗎?)一掃而空, 再次請有看的人多多指教多留言, 謝謝!


PS1. 有些照片以前在網誌中出現過, 現在懶得找重上傳, 我覺得這點 Blogspot 也不太好用.

PS2. 平均寫這種長篇的文章很花時間...

PS3. 不是我喜新厭舊. 每個時期有不同的需求與體驗, 單車這種東西我並沒有很嚴厲的看待它, 它只是興趣.

2009年4月21日 星期二

2009-04-20 單車日記-貓空攻略

昨天天氣還不錯, 就衝了.

照片都忘了轉正, 這張是在山下出發前照的, 或許有人會有印象

我經過政大前的那條街, 一路往上騎經過山點水後就看到一個叉路, 因為才剛爬完一小段坡所以我已經有累的選擇了看起來比較平坦的左邊開始貓空行(回程才發現這個決定錯了).

一路上坡, 我沒拍任何照片是因為腳忙著踩, 手忙著拉龍頭, 嘴巴忙著幹樵, 經過了不知道第幾個無法用坐姿前進的坡度(不好意思我人老不年輕), 所以我不得不一路抽車上山, 想當然爾我沒那麼威, 中途在路旁有一小塊可坐下的石頭處下車了, 想不落地上到貓空站對我來說真困難.


忘了為什麼拍這張, 總之就是辛苦很久

再度前進沒多久終於看到了店家一號, 然後就偷懶的一邊看風景一邊用力喘氣, 順便開始拍照.

再度回首, 這裡是第一家店前的上坡, 唔, 我不行了.


附停車場喔!


後面那家是可以讓家裡香噴噴的名產品店.


山景.



高速公路在遠方.

看到這張我突然覺得以後應該在當天就寫遊記, 我忘了為什麼拍這張還有當時想到什麼.

文山區茶園的景像, 但這算是小卡的.


想發展觀光的貓空.

我以為我還沒到, 其實這裡已經算貓空了.







熟悉貓空的人都知道, 快到了!

看吶~ 正前方發現目標物, 貓空站... 的公車站牌.

貓空站的側面.

去年來時這個路口的人之多啊... 多到我不知道原來它長這樣.

貓空站三個字.

老天也為我的辛苦露出了難得的微笑, 出太陽了.

三玄宮, 原來就在旁邊而已, 前次來真的沒注意.


已經變成工務車才能進入的貓空站.

其實我是要拍遠方的桐花(預告下次我會去烏來看桐花).

在這裡休息, 累到快吐所以先拍一張看起來還算正常的自拍.

在一旁的平台上向下拍的.

平台上的步道圖

仔細研究可以看到此次的路線, 我也決定了從另一頭下山.

往前還有一小段上坡, 二話不說的抽車上了這個以為會很短的坡, 沒想到我又心跳加速了. 也找不到去年來的茶店.

爬坡後的禮物是怡人的風景啊, 我喜歡爬坡, 但下次可不可以不要這麼陡(+抖).

路上看到一排掉落的桐花.

這裡是天恩寺, 左邊的大貓假日時有賣小饅頭.

邀月, 小時候的印象.

過了這裡以後就是爽到令人發抖的下坡, 跑出了本次還有我目前為止最快的54.5 很可怕, 剎車要換好一點了, 我按剎車可以按到手痠.

就是這個叉路, 我選擇了看起來比較平的右邊(哭).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一路上我發出的聲音, 不是笑聲.

終於, 一年後我真的騎單車上貓空了, 去年則是去了指南宮, 某次還因為平路只到半途就放棄了, 也是因為那天是夜騎上山(找理由ing).

下次一起騎單車吧! 像我這麼肉腳的都登上貓空了哩, 大家一起來~~~